中考作文20個注意事項
一、切題
1.逐詞圈畫
逐字審讀作文材料與題目,逐個圈出關鍵詞,一一問個“什么意思?”。往往越是簡單的詞語,越容易忽視,導致“陰溝里翻船”。
2.列出提綱
記敘文可列出題目、立意、開頭、中間幾段主要內容、結尾。其中“中間幾段主要內容”可列好小標題或其他結構形式。議論文可列出題目、中心論點、分論點、主要道理與事實論據。
3.行文扣題
寫作過程中按照提綱順序寫,注意在段首或段尾概括本段內容,揭示本段與題目或中心的聯系。如果一時寫不清楚,可留下一定的空間,以便復查時補寫點題。
4.復查提綱
寫到文章倒數第二段,可再次將提綱與作文題進行比照,看看有沒有遺漏的地方。如果有,在這里補寫相關內容,然后再結尾。
二、選材
5.三五擇一
在列提綱過程中,可列出與題目相關的三五個近義詞,進行比較,選寫其中一個既有一定把握又不易撞車的題材。
6.熟中見新
“有一定把握”的題材常是大家都較為熟悉的素材。因此,應思考在自己經歷的諸多同類事情中,到底哪一件事令自己有所觸動;這件事在記敘文的六要素上,哪一個要素有點新意。避免寫“在該發生的時間、該發生的地點,沒有原因地發生了一件該發生的事情”。
7.借用補充
可將自己過去寫過、讀過的相關素材進行整合,合理地取舍、剪裁、嫁接,寫成一篇既符合題目要求又有一點新意的文章。
8.聯想比較
如果題目中有“也”“更”“真”“其實”等虛詞,可通過聯想,略寫一件與之相近或相反的事,形成比較,以突出這個虛詞。
三、整體
9.書寫工整
書寫工整不直接加分,但會有上浮的印象分。反之,書寫潦草到“難以容忍”,就會倒扣分;潦草到“難以辨認”,結果可以自己想象。
10.文體明確
寫記敘文開頭不要議論,到結尾揭示主題時再議論不遲;整個議論不能超過全文的三分之一。寫議論文,要高度概括事實論據,省下空間進行分析、議論;不要寫成“一句觀點+幾個論據”式的文章。
11.紅燒頭尾
開頭和結尾是文章要地,可適當“重口味”地展示文采。可以華麗,但要切題目;可以樸素,但要有內容。就像紅燒魚一樣,汁的濃、味的甜,不掩魚的鮮。
12.布局合理
對于中考作文來說,要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與詳略。與題目有關的、表明原因的內容可先寫、略寫,能突出題目、表明中心的內容可后寫、詳寫。不能犯先“慢慢道來”,到最后“強行點題”的錯誤。
四、醒目
13.字數七百
14.段落五段
“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開頭1段,中間3段,結尾1段,是比較合理的段落數量。中間3段還可以安排小標題、插敘等結構形式。千萬不要寫成開頭1段(50字)、中間1段(500字)、結尾1段(50字)的“8月懷胎”“悶殺閱卷老師”的樣子。
15.段首段尾
段首段尾可使用關鍵句、關鍵詞,概括段意,揭示本段與題目、與上下段落之間的關系。
16.文首文尾
文首不提倡用“題記”。入題要快,靠船插篙。文尾簡潔有力,如同“豹尾”。點明主題要明確、具體,不要大而空地喊口號。
五、自我
17.遇熟不喜
遇到“熟悉”的作文,不要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因為題目或要求中稍作改變,文章就可能完全不同。
18.見新不亂
見到“新”的題目不要亂了方寸。冷靜審題,從題目出發,慢慢找到前行的方向。這是唯一可行的路。
19.展示自我
每一篇文章的背后站著作者自己。作者的音容笑貌固然不可見,但作者的素養、見識卻躍然紙上。寫作時要敢于展示自我的成長體驗或切實思考,流露真情實感,不要“戴上面具”,也不要展示自己的諸多嚴重缺點。
20.留足時間
建議留50~60分鐘寫作文,其中8~10分鐘列提綱。如果剩40~50分鐘,建議用5~8分鐘列提綱。如果剩30~40分鐘,建議用3~5分鐘列提綱。如果剩20~30分鐘,在頭腦中稍作構思趕緊寫。如果只剩15分鐘……愿上帝保佑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