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開頭(3)
(二)逆
先論他端,陡然一轉,亮出正論。
例一:我們常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確如此。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如果沒有科學的、正確的理論作指導,那我們的行動將是盲目,就不能稱之為實踐。
例二:吝嗇,曾被藝術大師巴爾扎克用來形容葛朗臺一類人物,世人不愿與之“結緣”。
然而,生活中也有另一種被人不理解而戲稱為“吝嗇鬼”的人,與之“結緣”的,恰恰是有所作為的人。例如我國文學泰斗茅盾先生,就是一個典型的“吝嗇于己”,即“慷慨于人”的人。
例三:小姑娘一句“每朵花下面都有刺”的話,使我陷入了沉思。
是的,“每朵花下都有刺。”人生,那是無與倫比的生命之花。但人生又無時無地不存在著煩惱,正如那花下的根尖刺。但有刺又何嘗不是好事呢?對花來說,刺是它的保護神,使花得以防御外界的侵害。對人來說,苦難是人生的老師,苦去才會甘來。
這種開頭方法的好處是既可巧出新意,又可避免偏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