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對比論證寫作指導(3)
附學案設計:
材料一:
商紂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終落得個葬身火海的下場;唐太宗虛心納下,開創了“貞觀盛世”;楚懷王閉目塞聽,棄屈子的諍諫于不顧,落得個客死他鄉的結果;齊威王善于納諫,門庭若市,贏得諸侯朝拜。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同是帝王,為何結局如此不同?真的是“從諫如流”勢在必行!
——《論“從諫如流”》
論題:論“從諫如流”
論點: “從諫如流”勢在必行
對比項: 甲:
乙:
分析:
材料二:
論點:好集體不會埋沒人才
孫臏與龐涓同出于鬼谷子門下。他們二人可說是精于謀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當孫臏來到龐涓任職的魏國時,龐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內心狠毒,多次向魏王進讒言,以致使孫臏被挖去膝蓋骨,不得展其才志。而齊王聽說孫臏之才,不惜費盡心力,將孫臏請到齊國,委以重任。齊軍終于有了馬陵道之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