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三個“立足”
	  農村中學教師要面對“農村”的現實和教育的主體,必須植根農村特定的環境和特定的學生主體探索教育教學規律。農村初中作文教學要做到三個“立足”:
	  立足于清新自然的農村生活體驗
	  《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實際,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它道出了寫作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有生活實際,學生才樂寫;有了情感體驗,才能表達真情實感。教師要指導學生認識生活,獲得寫作的源泉,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發揮多種感官的作用去感知事物。教師只有把學生領到廣闊的農村生活中去,正確引導學生深入地觀察熟悉的農村生活、體驗熟悉的農村生活,挖掘農村生活寶貴的寫作資源,學生作文才能表現出迷人的廣度、深度和新鮮度,就不愁沒有材料寫。
	  1、引導學生觀察農村特有的生活畫面
	  觀察是思維的基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觀察是獲得信息和寫作素材的途徑。教師要教會學生觀察的方法并有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美好的人和事。引導學生分類觀察農村特有的生活畫面:
	  (一)自然風景畫。一條條清澈的小溪,一排排泥屋,就像一條條沉睡的烏龍;村后的叢叢竹林,茂密地聚滿了影子;汩汩清泉從農家小院潺潺流過。多美的畫面呀,這些是農村特定環境中的景色,是學生朝夕目睹的景色。
	 。ǘ┤宋镄は癞嫛I钤谵r村的農民,有著大地般的厚實,也和大地一樣經歷著風雨滄桑,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人、周圍的人,觀察他們特有的氣質。例如“賣菜的中年婦女挑著菜擔子步履蹣跚地走著,嘴里不斷地喘著粗氣,那一口口白白的氣體融進里空氣了,她的臉被凍地紫紅紫紅,眉頭緊鎖,露出很苦澀的表情,睫毛上凝者大顆大顆地霜粒,頭上包著一塊很舊卻很干凈的碎花布。” 這是對一個冬晨女菜農的觀察。
	 。ㄈ┎蹲絼痈挟嬅。“推開陳舊的布滿縫隙的木門走向清晨的田野時,鮮亮的陽光一下潑到我的肩上,潤潤的,暖暖的,漾著一股濃濃的草香。田野上很干凈,收割后的糧食已經被農人用大車運回了家中,遺留下來的,是牛羊們滿意的吃食。牛羊們正在靜靜地咀嚼,像一些不倦的農人在不倦地勞作。四下里回蕩著的,是天堂般的寧靜。”這里晨曦閃動,野草飄香,牛羊吃食,農人勞作,一幅悄然流動的畫卷。這樣的畫卷在農家可以說是即手可得,只要推窗俯視,盡收眼底。
	  這些畫面只要教師引導學生去觀察,一定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去觀察現實生活,觀察農村特有的生活畫面,培養他們敏銳的觀察力,是十分重要的。學生懂得觀察、善于觀察,把觀察到的景物寫出來,就是一篇好習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