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話題作文-理解寫作思路,名言,經(jīng)典素材,意林故事(4)
要會向孩子“推銷”自己
有位做母親的老是抱怨說女兒不能體貼父母,理解父母。父母白天工作很緊,晚上回家后還得操持家務(wù),對女兒照顧得無微不至。可女兒呢,對父母的愛心并不“領(lǐng)情”,不管父母多么忙和累,她都跟無事人似的看電視或玩游戲機(jī),甚至連句關(guān)心問候的話都沒有。因此,這位母親時常一生氣就愛罵女兒:“你不知道我有多累。”
也許這位母親覺得自己“委屈”,女兒太不理解自己。造成女兒如此“薄情”的,也許正是這位母親自己。
不可否認(rèn),這位母親確實對女兒是一片愛心,確實是辛辛苦苦。但問題是,你的這份愛心讓孩子體驗到了嗎?你的這份辛勞讓孩子理解了嗎?如果你總是對孩子不吭不響,默默地做著“無名英雄”,又怎么能指望孩子認(rèn)識到這種不平凡中的偉大呢?又怎么能讓他們對養(yǎng)育自己的親人產(chǎn)生敬愛的情感呢?
有位女孩,總是滿懷深情地談起她的母親,雖然有很多事自己還不懂,但母親卻老跟她講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事,怎么忙?怎么累?讓她從小就知道理解父母的辛勞,所以這位女孩自幼年起就比別的孩子懂事。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但是,父母投入感情絕不是為了讓孩子與自己的感情距離越拉越大。因此,為了以愛心喚起愛心而不是換得傷心,請父母們也要學(xué)會宣傳“推銷”自己吧!
理解就在你身邊
人人都希望別人理解自己,但是不明白理解是相互的。
早上正值上班高峰期,人多、車多、路擠。騎自行車的,人刮著你,你刮著別人,人撞到你,你撞到別人,這并不稀奇。這時候,你撞了別人,會不會向人道聲“對不起”呢,如果撞傷了別人,會不會馬上喊人救治?別人撞了你,你是開口先罵,不依不饒,還是在別人的“對不起”中,道一聲“沒關(guān)系”,然后微笑著說“再見”,繼續(xù)趕路?假如你被人撞傷了,是體諒別人的無意,還是得理不讓人,甚至胡攪蠻纏,條件提了一大堆,還覺得不滿足?乘坐公共汽車,別人擠了你的坐,或者撞了你一下,你是不是能不去理會,還是一撞就跳,惡語傷人?
上街買東西,正遇人多排隊,假如別人插隊,你是耐心地詢問他是否有急事,然后決定是讓步還是勸服,還是連譏諷帶挖苦,直至引起口角?
乘火車旅行,假如你率先登車,是把你的行李舒適、寬松地攤在行李架上,還是盡管行李架空蕩蕩,也按規(guī)定位置排好行李?假如有人上車晚了,行李架上沒了位置,你能不能主動靠緊你的行李,擠出空位,方便他人?還是對人的難處熟視無睹,裝糊涂?
如此等等,相互體諒一下,所有的不愉快豈不都煙消云散了?
與其抱怨別人不理解自己,還不如從自己出發(fā),先理解一下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