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縣工商聯工作總結(4)
四、加強教育和引導,努力培養造就一支非公有制經濟積極分子隊伍
開展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是黨賦予工商聯的一項光榮政治任務。要從講政治的高度,按照“充分尊重、廣泛聯系、加強團結、熱情幫助、積極引導”的工作方針,切實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教育和引導工作,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參政議政和經營管理水平。要組織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綱領、落實科學發展觀,引導他們深刻理解黨的方針政策,消除疑慮,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積極開展對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政策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他們自覺遵守市場規則,維護市場秩序,自覺成為公平競爭、合法經營、照章納稅、誠實守信的經營者。舉辦各類業務知識和經營管理知識講座、培訓班。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加強內部管理,堅持走質量第一,量質并重的發展路子。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建立新型的勞動關系,創新經營理念模式,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繼續動員和鼓勵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扶貧幫困光彩事業和再就業工程,引導他們增強社會責任心,富了不忘國家、不忘社會、不忘他人,繼承和發揚老工商業者的優良傳統,為社會多獻愛心,為政府排憂解難,為穩定多作貢獻。要善于挖掘、總結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中的先進典型,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經驗,引導廣大個體私營業主向他們學習,加強自身修養,樹立新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良好形象。重視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積極推薦有參政議政能力的個體私營業主和經營骨干擔任各級政協委員和各級人大代表,提高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政治地位。要積極協助屬地黨委建立個體私營企業黨團組織,切實加強對個體私營企業黨員的教育管理,重視做好在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員骨干中培養發展黨員工作;同時建立和健全領導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制度,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聯系,積極探索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教育、引導工作的有效辦法和途徑。
5、嚴格要求,加強工商聯自身建設
搞好自身建設,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是組織鞏固發展的基礎。今后我們要從思想建設入手,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要根據形勢發展的要求,把那些政治素質好、文化水平高、經濟實力強、熱愛工商聯工作的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增補到常委、執委班子中。要從實際出發,對鄉鎮分會和行業商會加以指導,對工作不力的鄉鎮分會班子,適時加以調整。重視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充分調動和發揮全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努力推動縣工商聯工作再上新臺階。一是要增強使命感、責任感。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大力發展、積極引導。工商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和紐帶,作為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工商聯的每一位同志都要為此感到光榮與自豪,熱愛這項工作,消除難以做事的畏難情緒,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進取性,積極投身于這項崇高的事業。有為才有位,工商聯要通過自己努力地工作,取得良好的業績,贏得社會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充分體現自身的價值和地位。二是要加強班子建設。正確處理好黨的領導和商會民間性的關系,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同時要充分發揮積極性,大膽開展工作,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充分發揮集體領導作用,建立定期工作例會制度,重大事項堅持集體研究決定。加強班子協作共事,形成合力,增強工作戰斗力。搞好廉潔自律,倡導樹立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努力營造公開透明的工作環境。
形勢決定任務,我們要緊緊抓住全社會重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關心支持工商聯工作的有利時機,切實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發展緊迫感,把認識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市、縣的決策部署上來,乘勢而上,奮力作為,不斷開創工商聯工作的新局面。突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抓好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理想信念教育,弘揚敢于創業創新、奮力創優創造的精神,堅持面向基層,堅持凝心聚力,堅持統籌兼顧,堅持務實創新,努力發揮工商聯統戰性、經濟性、民間性的獨特優勢,認真履職。各位執委:讓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工商聯的指導及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奮力趕超,攻堅克難,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提振精氣神,推動正能量,努力推動工商聯事業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更大的飛躍,更好地為關嶺經濟騰飛實現關嶺“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