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縣民族事務局年度工作總結(3)
11、積極妥善處置,堅決維護民族領域的穩定。今年年初,會同政法委、公安等部門妥善處置了新疆人與當地人擺攤爭位問題。同時,在新疆發生多次嚴重恐怖暴力事件期間,還多次開展不穩定因素排查,實現了“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目的,將不穩定因素解決在了萌芽狀態中。
12、采取多種形式,深入推進民族教育宣傳月活動。一是利用關索鎮、花江鎮、崗烏鎮、永寧鎮趕集時間張貼標語,制作橫幅,設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共發放宣傳單3萬份、宣傳手冊5000本);二是在縣民族中學開展民族知識競賽活動;三是多次到我局的幫扶點和特色少數民族文化村寨、項目實施地點等進村入戶,宣講馬克思主義民族觀、黨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規等。
13、加大投入,扎實推進民族教育科學發展。一是投入16余萬元繼續在縣民族中學、關嶺一中、縣民族寄宿制中學和八德中學、花江二中、上關中學等9所有條件的學校開展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活動,開展民族舞蹈、民族體育、民族音樂等教育,排演民族民間舞蹈,積極培養民族文化傳承人,建立民族民間文化校園傳承節目庫。二是投入少數民族教育專項補助資金37.5萬元,努力改善少數民族聚居區學校教育設施,提高教育質量。三是積極申報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學校。幫助縣民中申報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學校成功。四是積極利用有效資源,聯合開辦民族班。在縣民族中學開辦了2個各50人的苗族、布依族民族高中寄宿制班。五是積極開展學生資助工作。今年完成資助少數民族困難家庭優秀學子8人,資助2.4萬元。
14、及時落實,權利做好全省第七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相關材料報送工作。按照相關要求,經縣委、縣政府研究,及時將符合條件的縣武裝部、崗烏鎮2個單位和黃 波、文 美同志2位個人公示上報市省第七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評審領導小組分別作為省第七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候選人。后經市研究,同意將縣武裝部、黃 波同志公示上報省第七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評審領導小組作為省第七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候選人。但經省第七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評審小組研究,決定縣委書記、縣長不作為省第七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模范個人候選人,要求各地區對將縣委書記、縣長上報為省第七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表彰對象候選人的進行調換。經縣、市黨委、政府研究,同意補報黃小兵同志為省第七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表彰候選,我局按照要求及時上報了相關材料。
15、認真解決難題,扎實推進“掛幫”工作。今年,在新一輪的掛幫工作中,我局“掛幫”村為坡貢鎮木趟村、阿池村和板貴鄉花嘎村。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及征求村支兩委和群眾代表意見,積極幫助群眾解難事,辦好事,做實事。一年來,實施項目幫扶6個和計生“兩戶”、困難戶幫117戶,涉及資金30.375萬元、化肥47包,大米300斤,其中縣級項目幫扶6個,涉及資金21.7萬元(包括木趟村村支兩委辦公室、上偉組串戶路、上偉組水池、黃土塘組通組路和阿池村民族文化場所及板貴鄉花嘎村村支兩委辦公室項目等建設);13年春節慰問困難群眾40戶,涉及資金0.9萬元,大米300斤;計生“兩戶”、困難戶幫扶70戶,涉及資金7.5萬元(其中上級業務部門幫扶6萬元,50戶,每戶幫扶生產發展資金1200元;縣級部門幫扶20戶〈10戶“兩戶”每戶幫扶生產發展資金1000元,10戶困難戶每戶幫扶生產發展資金500元〉);農忙時節,為坡貢鎮木趟村“獨雙戶”、困難戶、五保戶等47戶群眾送去了化肥47包,幫助群眾助推生產;單位和個人完成“兩戶”捐款2750元。
16、急群眾之所急,及時辦理民族證明和民族成分更改更正工作。截止目前,共辦理民族證明21份,上報更改更正民族成份75份,已經獲批45份,收到申請材料2份,接待群眾170余人,滿足了學生及廣大群眾的報考及辦理其它事項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