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取記敘的角度(5)
二、深入探討
1.視角與切入點
(一)關于“視角”
①同學從書中找出教材對“視角”的解釋并談自己的理解。(教材過于簡單化,此問目的是讓學生對相關概念有清晰的了解)
教師補充并明確:視角一般指記敘的人稱,就是作者記敘的觀察點、立足點。也可以說,是指作者以什么樣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來進行記敘的。
②各種人稱的效果分析:
a、如果把《為什么我總是想起你》一文中的“你”都改成“他”,會產生怎樣的變化?
學生發言后教師總結:這篇習作中的“你”也可以換成“他”。但換后在抒情效果上可能要打些折扣。而一般意義上的第三人稱的記敘。指的是作者站在旁觀者的立場(即文中不出現“我”),用“第三者”的口吻,將“他”或“她”的經歷和事情的變化過程告訴讀者。很多小說就采用這種視角。教材中把這種視角成為“全知視角”。采用這種視角記敘的好處什么呢?請大家根據自己的積累談談。
(教材對此有明確表述)
b.寫老師能否用“第一人稱”?用第一人稱來寫可收到怎樣的效果?
試寫一段文字:完成課后練習題一或練習題三。
交流討論后明確:
•第一人稱的記敘,便于直接充分地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讀起來使人感到真實、親切、自然。
•文中的“我”有兩種情況:一是作者自己,在這類習作中,記敘只限于“我”(或“我們”)的所見所聞,不是“我”所親身經歷的人和事就無法直接記敘,在反映生活的廣度和記敘人物的深度上會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作品中的一個人物,如魯迅小說中的“我”。其實剛才的兩個片段練習已經有了文學創作的意味,這需要大家合理想象,設身處地地體會人物的心理才能寫好,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樣的寫作也是師生溝通的一種途徑。
•三種視角談不上孰優孰劣,運用得當使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即是最佳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