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詞牌名家詞選1500篇大全集之1451—1500篇(7)
薄羅衫子金泥鳳,困纖腰怯銖衣重。笑迎移步小蘭叢,亸金翹玉鳳。
嬌多情脈脈,羞把同心捻弄。楚天云雨卻相和,又入陽臺夢。
此詞作者著意描寫了女子的服飾、體態,抒發內心的思慕之情。這首小詞輕柔婉麗,對后世詞風不無影響。
1464.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牛希濟)
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圞意。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
終日劈桃穰,人在心兒里。兩朵隔墻花,早晚成連理。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是五代詞人牛希濟所寫的一首詞。詞的上闋詞人以“傳情入景”之筆抒發男女之間的相思之苦。下闋詞人將情感落到了實處,詞中流露著充滿希冀的基凋。
上闋以“傳情入景”之筆,抒發男女間的相思之苦。作者借“移情”筆法,賦予視野中的客觀景象以強烈的主觀情感,使天邊新月、枝上紅豆都染上別離相思的情愫。“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圞意”,明為寫月,實則喻人,作者以眉比月,正暗示出相思人兒因不見團聚而雙眉緊蹙,郁悶不歡的愁苦之態。“紅豆”本是相思的信物,但在離人的眼里卻是貯滿了憂傷,令人見之落淚。一彎新月,數枝紅豆,詞人擷取傳統的寄寓人間悲歡離合、別離思念之情的兩種意象,正表達出對愛人的無限深情和思之不得的痛切缺憾。
就內容而言,下闋為上闋之順延;就感情的“走向”而言,二者又有著微妙的差異。如果說上闋中寫相思還只是借助于意象的寄托,情感的附著還比較虛幻,詞中的情緒基調也是一種充滿殘缺感的低沉.那么下闋中的情感就相對地落到了實處,詞中流露著的、是充滿希冀的向上的基凋。“終日劈桃穰,人在心兒里”,一語雙關,看似百無聊賴的行為,正寄托著主人公對心上人絲絲縷縷的情愛和日復一日的期盼。“兩朵隔墻花,早晚成連理”更表明對愛情的充滿信心,盡管花阡兩朵,一“墻”相隔,但相愛的人兒終將沖破阻礙,喜結連理。整首詞寫得情致深長,淋漓沉至。
這首詞在藝術上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極其自然地運用了南北朝民歌中的吳歌“子夜體”,以下句釋上句,托物抒情,論詞家評曰:“妍詞妙喻,深得六朝短歌遺意。五代詞中希見之品。”
五代后期,詞人遭戰亂流落到蜀國,為了表達對純樸愛情的熱切追求,借新月、紅豆等物寫下了這事抒情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