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詞牌名家詞選1500篇大全集之1451—1500篇(3)
山空天入海,倚樓望極,風急暮潮初。一簾鳩外雨,幾處閑田,隔水動春鋤。新煙禁柳,想如今、綠到西湖。猶記得、當年深隱,門掩兩三株。
愁余。荒洲古溆,斷梗疏萍,更漂流何處。空自覺、圍羞帶減,影怯燈孤。常疑即見桃花面,甚近來、翻笑無書。書縱遠,如何夢也都無。
本詞倚樓懷遠,感傷身世飄零,更寄寓了故國之思。極目所見,皆惹起無窮的哀思離情。上闋寫久客紹興,一片水鄉風光,但筆調有些無奈,至“想如今”句,則明白點出。下闋由己及人,結末愈轉愈深,曲折如意。
這是一首贈友詞。開頭三句寫極目遠望之景。近處,則是一幅春雨催種的田園圖畫。“新煙禁柳”轉而遙想杭州臨近清明時的景象,“荒城”三句折回眼前情事,勾出書遠夢無的沉痛悵惘。全詞一氣呵成,時空組接,道盡游子客中的傷春傷別之情。
這首詞是作者客居江陰時,追憶杭州舊游之作。上片以景出情,由此及彼,點出思念杭州西湖美景之意。先寫遠景,起二句為倒裝句,“山空入海”,及“倚樓望極”所見。山聳春空,天登大海,起勢十分壯闊。“一簾”三句寫雨中春耕的農村風光,清麗生動。生活氣息很濃。“想”字是關鍵,觸景生情,引出下文。下片自傷羈旅漂泊,抒懷人之情。前半化用桃梗與沈約兩個典故寫自己的漂泊與瘦弱,“長疑”以下揭示主旨,點明懷人之意。先寫認為很快可見到戀人。結果沒有見到。不但不見人,反而連信也沒有;既然沒有信便退一步,想做夢見一見,可是連夢也做不成,層層轉折,越轉越深,且又是人常歷之生活情境,故極有藝術感魅力。張炎本是貴公子,世代生活在杭州,家中有園林聲伎。宋亡之后家資喪盡,四處漂泊,楊纘曾稱他為“佳公子,窮詩客”。故其對杭州有特殊的感情。全詞由眼前之景聯想到西湖之景,再由自己之愁思而想到西湖之戀情,娓娓道來,意脈清晰,層次井然。是詞林藝苑之佳作。
1456.水龍吟·送萬信州 (吳文英)
幾番時事重論,座中共惜斜陽下。今朝翦柳,東風送客,功名近也。約住飛花,暫聽留燕,更攀情語。問千牙過闕,一封入奏,忠孝事、都應寫。
聞道蘭臺清暇。載鴟夷、煙江一舸。貞元舊曲,如今誰聽,惟公和寡。兒騎空迎,舜瞳回盼,玉階前借。便急回暖律,天邊海上,正春寒夜。
這首詞與《高陽臺·豐樂樓分韻得如字》一樣,都是哀嘆宋室危亡之作。在公元1235年(端平二年),蒙古滅金后南下侵宋。此后連年兵事不息,蜀、漢、江、淮一再告急,詞人的大半生就處在這樣一個混亂的時代中。夢窗卒于1274年(咸淳十年,據《宋詞鑒賞辭典·詞人年表》),再五年南宋朝滅亡,因此詞人會有感傷時事,觸景生情,撫事興悲之作。
《水龍吟》,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清真集》入“越調”,《夢窗詞》集入“無射商”。各家格式出入頗多,歷來都以蘇、辛兩家之作為準。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十一句四仄韻。其他句逗不同者為變格。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領格,宜用去聲。結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信州”,唐時置,即今之廣信府,在江西上饒。萬氏出據信州,所以詞題用萬任官的駐地稱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