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二十四孝》原文譯文,概述二十四位孝子的孝行故事(6)
魏王裒,事親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殯葬于山林。每遇風(fēng)雨,聞阿香響震之聲,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親勿懼。”
詩贊: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臺。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譯文】三國末魏國營陵(今山東昌樂)人王裒,侍侯母親極其孝敬。其母在世時,生性怕雷。后來死了,安葬在山林中。每當(dāng)風(fēng)雨天氣,聽到空中傳來雷聲,王裒就立即跑到母親墓園,跪拜在墳哭著告慰說:“裒兒在這里陪您,母親不要害怕啊。”
十七、哭竹生筍
晉孟宗,少喪父。母老,病篤,冬日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shù)莖,持歸作羹奉母。食畢,病愈。
詩贊:淚滴朔風(fēng)寒,蕭蕭竹數(shù)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譯文】晉代江夏人孟宗(官至司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冬天里想喝鮮竹筍湯。孟宗找不到筍,無計可施,就跑到竹林里,抱住竹子大哭。他的孝心感動了上蒼,不一會兒,忽然地裂開了,只見地上長出幾根嫩筍。孟宗趕緊采回去做湯給母親喝。母親喝完后,病居然痊愈了。
十八、臥冰求鯉
晉王祥,字休征。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shù)譖之,由是失愛于父。母嘗欲食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臥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詩贊: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一片臥冰模。
【譯文】晉代瑯琊人王祥(官至大司農(nóng)、司空、太尉),表字休征。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對他不慈愛,多次在父親面前說壞話污蔑他,因此使他也失去了父愛。繼母有次想吃新鮮活鯉魚,當(dāng)時適值天寒地凍,冰封河面。王祥卻解開衣服趴在冰上尋找鯉魚。冰面忽然自行融化了,兩條鯉魚跳了出來,王祥就逮了魚回家供奉繼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