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舌尖上的浪費作文
學校舉行每日剩菜重量排名,哪個班剩得越多名次就越高,這次我們可不想爭第一了。
浪費的反義詞大家都知道是節約。但是,我們在平常生活中總是嘴上說說,不太做得到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背得滾瓜爛熟,每天吃飯都會剩下。
遇上愛吃的菜,盛的時候一勺一勺不嫌多,到了吃的時候才想起“哎呀,盛太多,吃不光了。算了算了,隨它去吧!倒掉也就算了”。要知道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高達16億噸,其中可食用部分達到13億噸。這些食物可以供全球8.2億饑餓人口吃上5年多!
聽爺爺奶奶說,在中國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毛主席曾經一個星期沒有喝米湯,7個月不吃肉不喝茶,為人民省出一點糧食,讓人民過得輕松一點。周總理看不過去了,關切地勸毛主席喝點米湯。可是,毛主席的一句“你吃了嗎”,把周總理弄得啞口無言,為什么呢?因為周總理也沒吃。毛主席曾說過一句話,“忙時吃一點窩窩頭,閑時喝一點米湯”,一個餿窩頭擺在窗臺上看著舍不得吃,到真的快招蒼蠅的時候,才一點一點含在嘴里,含化了才咽下去。是啊,當時國家領袖都如此節儉,我們也應該反省。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我倡議:聚餐少點一個菜,減掉一個菜,面子不會減;選擇小份菜,盡管分量小,味道少不了;剩菜要打包,剩下的,不一定不好;適量購買,如果不囤積,食物才新鮮;光盤行動,少一點是回味,剩一點是眼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