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世界的美--《昆蟲記》讀后感
《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之作。法布爾很小的時候就對自然界的事物有一種親近感,非常喜歡觀察昆蟲。那時候,雖然沒有人教他相關知識,也沒有相關的書可以看,但是他從小樹立了成為昆蟲學家的目標。
我在讀《昆蟲記》時最喜歡蝴蝶的成長過程。曾經我非常害怕毛毛蟲,也知道蝴蝶是它變成的,當我看到它扭動的身軀就感覺很惡心,雖然它小時候丑陋,但是丑陋的外表并不代表它的心靈,因為它也有美麗的一面。從毛毛蟲的卵孵化出小幼蟲開始,它就經歷著風風雨雨,比如說在躲避天敵的情況下尋找食物活下去,僅僅是一條微不足道的小蟲子。
法布爾的這本書讓我看見了自然界那些微小的生命,它們的成長過程有多么的艱辛。不要瞧不起它們,它們小小的身軀,能撐起很大的天地,就像我們人,有多少人夢寐以求能夠事業(yè)有成呢?
不要以為科學就是愛迪生的一盞燈,居里夫人的一克鐳。法布爾告訴我們,其實科學還是身邊的一只螞蟻、一只蚱蜢。科學是要不斷地探索的,只需要你一顆堅持不懈的心,就能獲得偉大的成就。哪一個科學家不是經過風風雨雨才獲得那么珍貴的結果!人們需要的是永無止境的探索,才會使未來更加光明。
我讀《昆蟲記》時,被法布爾堅持不懈的人生態(tài)度感動了,所以我也開始留意身邊的事物,觀察生活的點點滴滴。每次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我都會想到:當初法布爾是怎么觀察毛毛蟲的呢?法布爾對哪些事物進行了特殊的描寫呢?多觀察、多思考、多記錄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獲。
我希望大家都來讀讀這本書,走進大自然,走進昆蟲的世界,也許你會有不同的發(fā)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