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毒舌”導寫(7)
但劉禹錫看向未來,意氣風發,寫下了《再游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官員已經換了一撥兒,色調也不大對勁,提拔他們的人不見了,但是我劉禹錫回來啦!”種桃道士是誰?或許是指唐憲宗,或許是指憲宗時期的權臣武元衡。
這首詩還有一篇很討打的序言:“(前略)重游玄都,蕩然無復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后游。”——玄都觀,我還要再回來玩。
想想看,唐文宗是多好的脾氣,才沒有把他又貶出京城。
今人評價這兩首詩,都說“表現了屢遭打擊而始終不屈的意志”,可是看看前因后果,未免覺得劉禹錫這樣嘴也太狠了一點。
千古文人愛毒舌,此言不虛,從魏晉風流到“鐵齒銅牙”的紀曉嵐,當他們能還嘴的時候,從來都不會忍著。
或許是因為他們明白,這份伶牙俐齒即便用在夸人上,用在“云想衣裳花想容”“端居恥圣明”上,縱然得勢,也不過一弄臣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