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巧妙的手法寫平常的故事(2)
(口頭訓練)給下面的故事編一個結尾
王老師兒子從大學畢業回縣,想找一份工作,他想去求助人事局長,禮物輕了怕拿不出手,貴了又買不起。碰巧熟人店里有假茅臺酒,便宜又客氣,于是他買了一瓶,配上煙之類的東西去了人事局長家。
人事局長想找教育局長給自己弄一個大專文憑,于是順手提了王老師提來的酒去找教育局長。
(備用結尾)教育局長的女兒想安排在高中重點班學習,于是他又提著那瓶茅臺去找了班主任王老師。
(小結過渡)這類故事巧妙有趣,但是它有一個缺點,讓人一讀就知道這是虛構的。因為真這樣巧的事畢竟很少,那么,我們能不能把生活中一些很常見的、平凡的事情也寫得富有情趣,寫得巧妙,寫得吸引人呢?
下面有個故事,我們先看它的前半部分:
“小麗,我們終于有了自己的房子了,你看,這里的好多地方我都是按照你的意思設計的。”小文看看自己親手弄成的房子,緩緩地對妻子說。
“你說過,我們的房子臥室不要大,但客廳一定要大一點,你看這客廳夠大了吧?哪次我們到我那當局長的老同學家里,你看到他家客廳的窗戶是落地的,你好羨慕啊,我注意到了你的眼色,當時心里就想,我們以后如果弄得起房子,也一定要做這種落地窗。你看,你看客廳到陽臺的隔窗不就是落地的嗎?你滿意嗎?
“你再看這廚房:這是液化氣灶,這里是抽油煙機,對,這兒有個小小的東西——我記得我們有一次我們在我那當經理的朋友家吃飯,看到主人從筷盒里拿出一雙雙象牙筷子擺在桌上。你倒對那筷盒產生了興趣,問我這種筷盒為什么是中間開口的。我告訴你,這叫衛生筷盒,拿筷子的手接觸的是筷子的腰部,而我們家取筷子時總是讓手接觸到入口的那一端,這容易沾上細菌;貋淼穆飞希衣犇銍Z叨,象牙筷子俺不羨慕,可是按衛生筷盒買一個還是好的,你看,這放在飯桌上的筷盒不就是那種衛生筷盒嗎?
(提問)你們知道這篇小說寫的是一件什么事了嗎?(學生議論)可是你看看下面這一段
(原文出示)小文再指著臥室、廁所一一給妻子介紹。說著說著,他哽咽了,掏出了打火機,點燃了眼前的屋子……
(提綱)你們是不是很吃驚啊?那么再看下面的結尾
(原文出示)房子很快就燃燒起來,坍塌下去,火光映亮了掛著黑紗的鏡框,鏡框里妻子小麗那平靜而略顯抑郁的眼睛正望著小文。
(提問)你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嗎?
(引導分析)當我們弄明白事情本來的面目時,就會發現,這篇小小說給人印象深刻之處,并不在于故事本身的巧妙,而在于作者“說”故事的巧妙,他把一件很平常、生活中確實容易發生的事情寫得跌宕起伏,出人意表而又震撼人心。
這就叫藝術手法,這就叫藝術才能!
(引導學生回憶一下《醉人的春夜》的內容)我們說它寫的故事,不過就是一個年輕人幫一個姑娘把壞了的單車修好了,并不收她的錢,可是那篇小說卻把這么一個很平常的“好人好事”寫得那么曲折欺負并富有詩意,這就叫“寫得好”,我們不放也學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