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報告會學習心得體會(3)
只要有了愛心,前面的路無論怎樣坎坷,怎樣曲折,無論有多少艱難險阻,我都會勇往直前,只要學校需要,我愿插上愛心的翅膀,讓愛在平凡中閃光;我愿付出滿腔的熱情和一顆執著的心,把忠心獻給事業,把愛心獻給孩子,把放心留給家長……
古人說:“學不厭所以治己也,教不厭所以治人也”。作為一名小學教師除了無私奉獻和愛心,那就是提高素質,終身學習,努力鉆研教材,做到不斷完善自己的能力結構,強化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發展自己的教學藝術,吸取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追求精益求精,一絲不茍,不斷創新,跟上時代的步伐,做到聞道在先,術業精湛,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及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更明確了一名小學教師應該干什么?怎么干?那就是:給學生好身板,一個好習慣,一個好品質,一個好成績。要向優秀教師學習,有愛心和敬業精神,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辛勤耕耘,讓校園碩果飄香,讓我們在學生和家長中展現人民教師的理想人格,學習優秀品質,升華自己的師德境界,把師德這寶貴的精神財富奉獻給教育事業。
聽師德報告會的心得體會
2011年12月29日,在興隆縣教育局的組織下,我們全縣的所有小學教師在一中禮堂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學習,主要內容是以承德縣于貴琴校長為首的幾名優秀教師的師德報告。通過聆聽他們的報告,我了解到了他們感人的事跡,他們都是一心為了教育,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業。在感動的同時,心中的敬意之情也由然而生。尤其是那穿著樸素,語言質樸的于校長的報告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育就是于校長的生命,于校長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守在最苦的地方,生活條件的惡劣,辦學條件的簡陋,始終都沒能撼動她那顆熱愛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通過她的努力,硬是把一所偏遠落后的鄉村小學建成了一個具有現代化教學水平的一流小學。其中的艱難與困苦恐怕只有她自己才能說得清楚。
事業上成功了,可她卻忽視了家庭。兒子病了,她顧不上照料。為了資助別人的孩子,自己的一家人卻只能是節衣縮食,吃糠咽菜。當丈夫身患重癥時,她茫然了,因為正是這么多年來丈夫的無私支持,她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她痛苦了,因為作為妻子,她沒能好好照顧好自己的丈夫。所幸的是她的愛人終于康復了,聽到這,我長長地松了一口氣,心中也對于校長的一家默默地祝福。
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精神文明的傳授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指示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愛就是教育的全部!
我想:“把自己的一生交給教育事業,是曾經很多人的夢想,也包括我;但是能一生堅持的人就不多了”。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要有廣博的知識和堅強的意志,還要有良好師德,它才是基礎,因為那是一種信念,是支持人前進的精神支柱。我感動于于校長的執著,我因為她的淚水而心碎;她是我們人民教師的驕傲!
深刻反思之余,我想我們應該學習于校長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無怨無悔的執著追求精神,安于清貧、樂于奉獻的“紅燭”精神,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的“人梯”精神。立足本職崗位,強化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聯系個人工作實際,干事創業,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爭創一流工作業績,以實際行動向于校長學習、做人民滿意的教師.,是我們當代每一名人民教師的責任。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將繼續加強自己的師德修養,進一步涉獵更多的專業知識,全面學習新課程標準。時刻緊記教師職業道德標準,我相信有付出就會有收獲,汗水與成果是相輔相成的,我將加倍努力,以于校長為榜樣,爭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